2011年浙江省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11年浙江省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发展论坛准备工作于今年10月启动,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突出“生物技术”,探讨生物技术发展前沿,展示生物技术在科研领域的深度应用,增强科研和创新能力,促进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产业发展。
此次论坛突出特点是新颖和深度,特邀请了诸多资深专家做大会精彩报告,将新生物技术在科研领域的成功应用展现给各位同行,望各位同行积极参会,交流、合作、互惠、共赢,促浙江省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
此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陈智教授和副理事长周雪平教授主持。由张铭理事长致开幕词,罗建红副主席和王宏理副厅长也分别作了讲话,表达了对大会召开的衷心祝贺,希望能促进我省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大会就当前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热点领域邀请我省著名专家和企业家做专题学术报告,他们分别是:
浙江大学农学院常务副院长周雪平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大规模测序技术及应用》;
浙江大学药学院生化药学研究室主任陈枢青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体细胞突变与肿瘤治疗新思路》;
美国辉瑞公司资深研究员崔景荣博士的专题报告题目是:《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Action: Invention of Crizotinib (XALKORITM) for Cancer Treatments》;
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程仲毅博士的专题报告,题目是:《综合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个体化医学中表观遗传组学解析》;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郑裕国教授的专题报告:《手性医药中间体生物催化产业化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生态与免疫研究室主任王欣研究员的专题报告,题目是:《动物和人体肠道微生物生态研究及应用》;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尤其敏博士的专题报告,题目是:《适用于高、低端医疗机构和现场的核酸诊断系统》;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于彦春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学科主任沈国新研究员的专题报告,题目是:《从植物转基因的技术讨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卢觅佳研究员的专题报告,题目是:《生物技术药物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评价浅析》;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所长郑晓冬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生防制剂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原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沃兴德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蛋白质组学技术与方法在中医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技术系主任蒋冬花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高产γ-氨基丁酸和聚-β-羟基丁酸微生物的选育与利用》;
浙江科技学院生化学院院长毛建卫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农副产品生化制造过程工业、学科体系和过程工程》;
中国计量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叶子弘教授的专题报告,题目是:《生物技术在生物计量和检验检疫研究中的应用》;
杭州曙光药业董事长王进博士的专题报告,题目是:《生物技术成果的早期催化——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思考》;
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共有140人,他们中有一大批学识渊博、具有很强研发能力的专家、教授、研究员,以及许多具有丰富生产、经营经验的生物技术产业的企业家和大批青年俊杰,他们从事的工作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等领域以及农业、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各个重要方面,他们是振兴我省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主力军。
本次论坛给各位参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谓精彩纷呈,气氛热烈,上下互动,有问有答,每位报告者论述精辟,洋洋洒洒,妙语连珠,生动的肢体语言吸引了每位听众的眼球,新的亮点层出不穷。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在生物技术领域里将有深远的影响,为我省的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为加强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开拓了新渠道。
本次论坛得到了浙江省科协的大力支持,杭州普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杭州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会议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
当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许多参会者缺乏交流的机会,今后在召开会议时有待进一步提高。
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 秘书处 张谷
附会议照片:
大会开幕式(左起:周雪平教授、张铭教授、王宏理副厅长、罗建红副主席、陈智教授)
罗建红副主席讲话
王宏理副厅长讲话
周雪平教授的专题报告
陈枢青教授的专题报告
崔景荣博士的专题报告
程仲毅博士的专题报告
郑裕国教授的专题报告
王欣研究员的专题报告
尤其敏博士的专题报告
于彦春教授的专题报告
沈国新研究员的专题报告
卢觅佳研究员的专题报告
郑晓冬教授的专题报告
沃兴德教授的专题报告
蒋冬花教授的专题报告
毛建卫教授的专题报告
叶子弘教授的专题报告
王进博士的专题报告